商标搜索:
  当前位置--奥维首页-->品牌保护
“中国名牌”打包销售惹官司 更多...
近日,一起泉州某知名服装品牌被诉案在互联网上频传。一北京消费者向法院诉称,他所购买的某品牌裤子标有“中国名牌”的字样和图案,但他通过中国名牌官方网站查询后了解到,该品牌只有夹克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他认为厂商和销售商存在欺诈行为,遂将其一并诉于法庭。目前,北京当地法院已受理此案。
近几年来,国内有关超范围使用“中国名牌”称号的诉讼之争频频见于报端,而泉州企业因此类事情成为被告也并非第一次。业内人士认为,这也再次提醒了泉州名企老总们,在推销品牌时,不能仅靠“国”字号了。

打广告爱打擦边球
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中国名牌产品标志是质量标志。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在有效期内,可以在其包装、装潢、说明书、广告宣传以及有关材料中使用统一规定的中国名牌产品标志,并注明有效期。”同时,“中国名牌产品标志只能使用在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相一致的产品规格、型号或品种上,不得扩大使用范围。”
企业频频被投诉,基本是因为企业热衷于打擦边球:将“中国名牌”的标志使用到同品牌的其他产品上。而放眼泉州地区琳琅满目的路牌广告,在央视及地方媒体的广告中,但凡企业使用了“中国名牌”的荣誉进行宣传的,几乎只与其品牌画上等号,鲜见还有注明是某个产品的,“注明有效期”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经常接到一些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现在什么产品都标上‘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等,这还能相信吗?”泉州名牌研究会会长林栋梁,对包括泉州企业在内的荣誉称号滥用现象,表示了他的担忧。
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
从一个层面来说,企业利用“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进行宣传,体现了企业的品牌意识,同时也是对企业实力和知名度的证明。“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没有规范使用,也很可能引发企业的不正当竞争。”林栋梁认为,泉州某品牌被诉一案虽然只是个案,但反映了目前在泉州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此外,近几年来,不断有消费者对企业的广告宣传内容、信息的真实性提出疑问。除了炒作的可能外,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企业的自觉监督意识正在不断加强。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企业自觉主动披露信息的责任就越来越重要。”林栋梁说,随着把对消费者知情权益的保护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企业宣传时,不但不能有含糊字眼、打擦边球,而且像以“中国名牌”这类的荣誉进行宣传时,应该主动披露相关的细节,“这肯定是今后的一个趋势。”
粗放式管理须改变
业内人士认为,且不说起诉的原告是否有借机炒作之嫌,企业如何正确使用“中国名牌”等荣誉称号,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不但是考量企业的诚信问题,而且对企业在品牌做响后,如何进一步规范品牌管理和品牌宣传,提出了新的课题。
很明显,“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获得,曾对泉州企业打响品牌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助推器作用。相比国内其他产业类同的地区,泉州企业的品牌意识觉醒得更早一些。在最早一批企业有效利用“国”字号荣誉进行宣传,率先赢得市场之后,“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也一度成为泉企竞相争取的对象。之后,荣誉称号无序、混乱使用的现象也随之产生。
泉州纺织服装商会的有关人士认为,早些年泉州企业还处在品牌成长阶段,如何打响品牌是关键,偶尔打打“擦边球”还可以理解,但是当品牌做响之后,企业再如此操作就很没有必要。“泉州企业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应该有所改变了。品牌做大了,就应该严格遵守市场规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本身也是品牌企业的诚信问题。”他认为,如果企业经常有此类的被诉案件出现,品牌的诚信形象就会很容易出现危机。
“事实上,泉州的很多服装、运动鞋品牌,都已经具备了实力,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即使不再打上‘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字样,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它一样是名牌。”这位人士如是说。
信息来源:《海峡都市报 》编辑时间:2007-06-14
福建泉州市津淮街东段益通山水湾大厦1409号 电话:086-0595—22103111
本站网络实名:泉州商标网 福建省商标网 中国好商标 中国商标王 商标国际网
福建省奥维商标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本站由德荣文化 维护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