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搜索:
  当前位置--奥维首页-->商标新闻
企业机密频遭泄露
  【核心提示】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正式纳入我国立法。而在此次泉州两会上,民建泉州市委员会提出了《构建商业秘密保护机制 促进泉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提案,如何防范商业秘密及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泉州企业及市民关注的热点。
   本报记者 王丽虹 黄雅珊
   分析

  
保护不力举证困难
  
企业保护意识和力度不强
   
市政协委员、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认为,泉州一些企业对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和力度不强,是泄密事件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不少民营企业里,样品室可以随意拍照摄像、实验室技术资料未标明“秘密”或者“受控”等字样、门禁检查不严等情况普遍。此外,有些企业对商业秘密的法律定义不清楚,只把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及新技术作为商业秘密保护,没有认识到客户信息、不公开的财务信息等也属于商业秘密。
     戴仲川说,有些企业遭遇泄密事件后并不主动维权,他们不追责的理由是因为一些商业秘密是无形的,特别是产品工艺等技术信息,即使产品相同,也无法判断别人是否使用了本企业的商业秘密。当企业发现客户流失,订单减少,察觉到了商业秘密外泄,又往往因为取证难、维权成本高,不得不“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林栋梁在走访和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我市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时有发生,但受到行政处罚的为数极少,刑事处罚的几乎没有。由于举证难,或者损失低于立案标准,一些侵权者往往侥幸逃脱制裁,处罚力度不强令一些侵权者肆无忌惮。
   个人信息网上大量出售

   
离职员工泄露商业秘密大多为牟利,而盗取并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分子,同样是为谋财。目前,网络已成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渠道。
    去年8月,安溪警方发现,有人在网上贩卖机动车车主个人信息。经缜密侦查,警方在安溪县城厢镇抓获23岁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源。经查,去年8月9日起,王某源通过网络向他人购买机动车车主信息(汽车或摩托车车牌及型号,车主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再将车主信息每条加价0.5元转卖给他人,至去年10月被查获时已出售车主信息20多万条。
    公民的个人信息为何被堂而皇之地摆上“货架”,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市政协委员、华侨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蒲继雄表示,个人信息遭泄露源自多方面。许多行业的工作人员都有机会接触、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有些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视保密协议和条款如同空文,有意无意地泄露甚至出卖信息,这使得个人信息进入庞大的网络交易市场。此外,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经常使用个人信息,这也容易导致信息泄露。比如在求职应聘、购房办证、银行开卡等各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常要复印身份证或填写表格,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个人信息。
    市人大代表、福建安凯律师事务所主任邓泉源认为,相比于这些传统手段,不法分子通过病毒和木马等恶意程序窃取用户信息,或是攻击网站,直接窃取用户密码,这些手段更是让人防不胜防,“我也是受害者之一。”他说,从他接到的电话和短信推销内容来看,对方显然知道他的律师身份,“律师执业证年检公告内容和网络注册的邮箱信息可能泄露了。”
   现状
   内鬼泄密企业受困

  
员工跳槽带走客户资料
  
“公司商业秘密被泄露在晋江、石狮等地并不少见。商业秘密的泄露让一些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甚至面临停产、歇业的巨大困境。”市政协委员、泉州市名牌研究会会长、福建奥维商标知识产权事务所总经理林栋梁表示,大多数商业秘密泄露源自“内鬼”,一些企业员工为谋财,私自盗取商业秘密卖给同行,也有不少员工跳槽时带走了企业的商业秘密。
    所谓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两项内容。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机器设备的改进等信息。经营信息包括客户名单、资源情报、产销策略、会计财务报表、营销渠道、采购计划等方面的信息。
   “客户是企业的生命线,有些员工跳槽时带走大量的客户资料,通过报低价的方式拉客户,造成企业客户的大量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市人大代表、石华飞(中国)服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尤良亚告诉记者,在泉州一些企业,员工跳槽时带走客户名单等经营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他的朋友所在的企业几年前也曾遭遇过商业秘密遭泄露的情况,一名担任会计岗位的江西籍员工,离职后带走了公司所有的财务报表,给企业造成很大影响。
   手机短信八成是广告

  
商业秘密泄露带给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个人信息的泄露带来的可能是永无止境的纠缠。
   最近,市民张小姐很烦心。她只不过在网上购买了一辆婴儿推车,没想到这之后,她就不断收到一堆来自全国各地的手机号码发送的推销婴幼儿用品的短信,“除了收到短信,午睡时也曾接到推销电话。”她推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她在网站购物的记录和联系信息被泄露。
    小吴是一名大四学生,为了尽快找到工作,他在多家求职网站注册提交了邮箱和手机号码。结果,工作还没找着,卖房、卖车的电话倒是来了一大堆。
    与张小姐和小吴有相同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数。市民黄小姐说,翻看自己的手机短信内容,亲朋好友往来的短信没几条,80%以上的内容都是广告推销短信,“很多信息还都知道我最近需要什么。”
   相关链接
   ●刑法中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规定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损失50万元以上的,可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七)》中明确规定出售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三个罪名:“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该款的规定处罚。”建议。
   上岗前签署保密协议
   加强保密普法
   企业应如何防范商业秘密泄露?市人大代表、福建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企业应加强自我保护,要做好关键岗位的保密工作,新员工上岗前要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在职及离职后均不得泄露企业商业秘密,若违反规定,需按劳动合同约定赔偿经济损失。“保护商业秘密,防患于未然要比事后追责重要得多。”尤良亚认为,企业应该设立统一的公司网址、邮箱,业务人员上岗前,统一分发手机、手机号及qq号等,一旦员工离职,手机、邮箱等通讯工具一律留下,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离职员工利用原通信方式与老客户联系,降低客户信息泄露的风险。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妥善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保障关键岗位人员不流失,这样企业的商业秘密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林栋梁称,在保护商业秘密方面,一些大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西门子公司从硬件设备上防止员工拷贝公司资料;夏普的办公区放置了多台碎纸机,员工需要将所有用过的废纸处理掉。此外,对于公司的核心商业秘密应当分人、分层次、分权限管理,防止核心技术被一个人掌握。企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应严格资料的借阅和使用制度,从制度上和技术管理上实行严密的隔离措施。
   戴仲川认为,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也应加强商业秘密的普法,让员工明白违法的后果。
   个人信息谨慎填写
    对于商业秘密,企业应该加强自我保护,那么对于个人网络信息,市民该注意哪些细节?邓泉源提醒,要保护自己权益不受侵害,最好的办法是,能不填的个人信息尽量不填,能少填的信息决不多填,对那些非主流的网站,更需多留一个心眼,“个人电脑一定要装防火墙,勿轻易接收或安装不明软件。”
   “对于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个人或机构,应该对其加强法律宣传,让他们明白非法泄露个人信息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邓泉源建议。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正式纳入我国立法。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决定》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这一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保护用户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篡改和滥用。
 信息来源:《泉州网-东南早报 》 编辑时间:2013-01-07
                                更 多...
福建泉州市津淮街东段益通山水湾大厦1409号 电话:086-0595—22103111
本站网络实名:泉州商标网 福建省商标网 中国好商标 中国商标王 商标国际网
福建省奥维商标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本站由德荣文化 维护
您是第 位访客